【热点】浙大新规:微信10W+文章算一级学术期刊论文!

添加时间:2017年09月19日

日前,浙江大学发布《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其中规定如果学术文章如果符合相应条件,即可定为在一级学术期刊刊发。该《办法》一经推出,立刻引发广大师生和网友热议。

01

浙江大学网络文化氛围浓

浙大此举无疑具有多重意义,尤其是选在“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”前夕出台这项新规,其用意已然非常明显。

早在2013年,教育部就提出“研究制订优秀网络文章纳入科研成果统计、列为职务(职称)评聘条件的办法”。此后,教育部又两次提出类似要求。另外,“探索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、各类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”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明确要求。现实则是该校网络文化氛围浓厚,大大小小的官方新媒体平台近250个,师生撰写网文、运营新媒体的热情十分高涨。

2

申请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,以下三条是基本条件

(一)本《办法》所称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包括在报刊、电视、互联网上刊发或播报的,具有广泛网络传播的优秀原创文章、影音、动漫等作品。原创文章字数应不少于1000 字。

(二)优秀网络文化成果作者必须为署名作者或署笔名、网名的实名认证人。

(三)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,运用正确思想文化对各种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念进行引导,用优秀的文化内容引导人、陶冶人、激励人,努力营造适合于师生发展的网络文化环境,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、传播正能量和提升浙大声誉的重要载体。

4

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申报认定有哪几类

(一)在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光明日报》和《求是》杂志刊发,并形成重大网络传播的作品,可申报认定为等同于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刊发。

(二)在中央级报刊、电视新闻媒体刊发或播报,并形成较大网络传播的作品;

在中央级媒体的网站及其“官方微博、官方微信、官方移动客户端”(以下简称“两微一端”),其他主流媒体及其网站、“两微一端”和重要商业门户网站及其“两微一端”上刊发、转载,并产生重大影响、形成重大网络传播的作品;

获省部级网络文化评选奖励的作品,可申报认定为等同于国内一级学术期刊刊发。

(三)在中央级报刊、电视新闻媒体刊发或播报,并形成网络传播的作品;

在中央级媒体的网站及其“两微一端”,其他主流媒体及其网站、“两微一端”和重要商业门户网站及其“两微一端”上刊发、转载并产生较大影响、形成较大网络传播的作品;

获教育部相关司局和省委宣传部、省教育厅等厅局级网络文化评选奖励的作品,可申报认定为等同于国内核心期刊刊发。

4

较大、重大网络传播如何定义

重大网络传播是指作品被不少于20家主流媒体及其网站、“两微一端”以及重要商业网站及其“两微一端”刊发、转载。

较大网络传播是指作品被不少于10家主流媒体及其网站、“两微一端”和重要商业网站及其“两微一端”刊发、转载;微信公众号刊发的作品,阅读量不少于10万;头条号刊发的作品,阅读量不少于40万。

5

辩论激烈!浙大学生喜忧掺半

在浙江大学的街访中,受访者有人还在读本科,也有人已经进入到了博士阶段,尽管学业阶段,专业不同,但客观说在校的同学们支持的居多。

在校同学:我觉得的本身是一种创新,更新的一代90、00后,阅读习惯是手机媒体。最重要的知识体系的传播,所以如果能够让学术以一种更亲切的形式,让读者读到,是鼓励大家把学术走下神坛,更亲近普罗大众;我觉得可以接受。评判标准可以用新的来试验,如果不是很理想,大家也可以做纠正。

而在年龄结构偏大的往届毕业生群体里,反对的声音就开始多了起来。

往届毕业生:以文章的转播量来衡量文章的价值这样是有所偏颇的,因为这个转发是有很多认为可控的因素在里面,可以操作的。新的口径的打开,可能会导致一些学术领域的人把精力放在新媒体上,减少了学术的努力。

6

敢为人先!新规回归了学术评价的初衷

“该《办法》是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,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、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,对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、各类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的探索尝试。”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应飚说,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,运用正确思想文化对各种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念进行引导。

浙江财经大学历史学老师高伟:我个人还是比较赞同的,传统上凭职称都是看你在核心期刊上发的文章,发了多少,可能看的都是这个小圈子里的人。假如说以网文的形式,写出质量比较高的文章,又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,作者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,社会的价值也很高。

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媒体刊发评论指出,在这个门户网站、“两微一端”的受众数量远远超过核心期刊阅读数量的互联网时代,浙江大学这种“敢为人先”的勇气是值得肯定的。尤其是近年来传统媒体经过转型,所搭建的“两微一端”等新媒体平台,拥有权威性强,传播力广,时效性强的特点。政府更愿意采纳,社会更愿意接受,业界更愿意吸收从此类平台产出的学术文章。同时这也回归到了学术评价体系的初衷:关注成果本身的价值和影响力,而非是否发表于核心期刊。